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

   

本文转自河北工人报(2023年3月4日第2版)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他们经常性组织开展白洋淀内及周边野生动植物保护巡护和宣传、野生鸟类救助等公益活动,救助鸟类千余只,拆除鸟网10余公里,通过公益性自然科普宣教的方式累计受众群体万余人次,辐射范围跨越沧州、保定、雄安新区、天津、唐山等地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,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,为白洋淀这颗华北平原上的明珠更加熠熠生辉贡献力量。他们就是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成员。

  在中石油“奉献能源、创造和谐”的企业文化感召下,以油地共融、共建、共享为目标,中石油华北油田通信有限公司职工王晓晔团结环保志愿者,于2016年11月创建成立“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”,组织开展“油地共建(雄安新区)白洋淀生态文明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环保公益项目”,引领身边人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。

  每年的10月份,是白洋淀的候鸟开始南迁的时候,也是王晓晔和志愿者们格外繁忙的时候。2021年10月22日,任丘市天门口村的热心村民救助了一只受伤的灰雁,经过沧州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孟德荣联系到团队。经过检查发现其双翅翅尖均有外伤,领队王晓晔联系到了田医生,在她的协助下对灰雁伤口进行了处理。大家四处为它寻找食物,并给它打造了一个水池,营造康复环境。经过志愿者们20多天的悉心照料,灰雁基本痊愈。大家给这只灰雁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“彩灯”,希望它带着自己的光与亲人重聚。11月4日,团队收到了湖南一家公司寄来的野生动物追踪器,随后在老师的远程指导下为灰雁戴上了追踪器,这也是团队首次利用鸟类追踪器进行数据监测。11月13日,在白洋淀附近,志愿者们将“彩灯”成功野放,追踪器也同步跟踪到它的动态信息。

  王晓晔是一位普通员工。工作之余,一直关注湿地保护、候鸟保护等方面的信息,经常做一些宣传工作。但让他决定成立候鸟保护联盟,建立白洋淀湿地自然科普绿色基地,要从6年前说起。2016年,王晓晔从媒体上得知,十几只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——被誉为“鸟中熊猫”的震旦鸦雀,惨死在野外的粘网上,而粘网有数千米之长,让他这个爱鸟人士感到特别痛心。王晓晔与志同道合的朋友,成立“北方湿地候鸟保护联盟”,并建立公益微信群,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,定期组织人员进淀巡护,组织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经验分享、候鸟迁徙实时播报等活动。微信群里,大家称呼群主王晓晔为“鸟叔”。“鸟叔”有一个记事本,每次的活动他都记录在册:2022年2月12日,在北辛庄镇救助一只大鸨,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仅存1000多只,是首次在任丘见到;2022年6月5日,在炼油厂厂区解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猛禽游隼1只……

  王晓晔和团队还发起了“我们集盒爱护地球”活动,以环保课堂的形式,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,以唤起全社会对垃圾分类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。经过团队的努力,将牛奶盒回收从征集到运输最后进入回收工厂的环节全部打通,完成了闭环,现已回收40余万只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校、家庭、回收公司和政府环保部门联合起来,形成了全社会的联动和参与。2022年,团队的“低碳集‘盒’——牛奶、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循环再生环保公益项目”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。

  王晓晔常说:“宣教先行,行动起来,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有更多完善的想法、才能解决问题,反反复复蹚出一条道来。”

  他和团队积极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国内各环保公益基金会和机构对接,连续3年参与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地同步调查活动和燕巢同步调查项目,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备案“护飞”团队之一;创办“野趣自然与绿色能量”公众号,对日常野保活动、救助分享、动植物科普进行播报,录制拍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片,唤起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。同时,开展“环保进校园”活动,团队把日常对湿地、生态的理解设计成成熟课件,长期为周边中小学开展野保宣传、科普宣教知识讲授,多次组织学生开展“走进湿地”“湿地探寻”“觅自然”等系列科普活动,开展“猫头鹰”观鸟小分队、美丽中国“净滩行动”等各类公益环保活动,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、主动思考,培养环保理念,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守护生态环境、守护家乡美的种子。